【编程思维】
	  日常学习生活中,大部分同学都是以应试思维在学习,造成花费的时间与实际学习收货不成正比,学习空洞化、定式化,造成对于新知识的学习缺少自我解决、分析的能力,进而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。
	  【编程思维】则是我们工作和学习取得最大效率的润滑剂。
	  汪老师将【编程思维】与语言学习相结合,得出一套独特的日语学习方法。
	 
	  日语 汪洋老师
	  • 留学于上智大学教育学硕士
	  • 毕业于浙江大学日语系本科
	  • 致力于日语教学及教研活动8年
	  • 在新安江中学、寿昌中学执教至今
	 
	  【读】与【写】是语言学习的两大基础要素。今天我们尝试用【编程思维】来学习,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	  学习之初,我们第一步先“归零”。即抛开所有的主观想法,仅以学习内容来进行考虑。
	 
	  以语言为例,单从语言内容,它可以基础分为【听】【说】【读】【写】4个部分。这4个名词我相信大家非常熟悉了,也因为此我们大脑的一个机能就自然启动了,那就是“惰性”,俗称“懒”。
	  第二步我们会习惯性的跳过分析解读环节,简称“分解”。我们现在分析下这4个内容的实质联系。
	  ①【听】【说】体现的是最终的语言能力,是为成果;
	  ②【读】【写】是我们主要的学习过程;
	  ③ 那怎样才会【听】?
	  ▶▶ 通过【听】本身?“NO”。
	  ▶▶ 通过【写】?“NO”。
	  理由:因为才刚开始学,无法实现听。
	  那么只有【读】
	  ④ 怎样才会【说】?
	  ▶▶ 通过【说】本身?“NO”。
	  ▶▶ 通过【读】?“NO”。
	  理由:没有语言环境。
	  仅依靠读也无法养成【说】的惯性反射。
	  那只有靠【写】
	  其实【听】【说】【读】【写】本没有错,它是指学习母语的一个过程;但学习外语就无法按这个顺序进行了,必然要通过媒介语言学习,即,用我们的母语进行授课、学习。
	 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,学习一门外语的最好顺序为:
	  【读】▶▶【听】
	  【写】▶▶【说】
	  句子只有多读,熟练后才能反射性听懂。
	  只有通过反复磨练写作,才能熟练掌握临场会话。
	 
	  【听】与【说】相辅相成,但从最终使用目的来看,语言的学习是为了【说】。如果以应试为目的,开始学习语言的话,必然会缺乏动力的支持,难以持续学下去。
	  不论你是出于什么目的学习语言,最初必须要以【说】为目的进行,因为学习语言的内容当中没有“应试”这个选项,自然对学习本身不会产生良性作用。
	 
	  综上,语言学习需要以【听】【说】的能力变化,让学习者产生动力和成就感,才会让我们投入更大的兴趣去学习语言。